為什么現在做網站的越來越少?大多SEOer還停留在流量思維陷阱里

排名上去了,流量進來了,然后呢?
最近和一個從業十年的站長喝酒。他嘆了口氣:“現在每天還有兩萬自然搜索流量,但賺的錢還不如五年前的四千流量時候多。”
問題不在流量規模,在于流量價值。他的網站仍然靠著五年前的AdSense廣告盈利,而用戶行為早已翻天覆地。
太多SEOer還在追求那些光鮮的流量數字,卻忽略了本質問題:這些流量能帶來多少實際收益?
流量不值錢了,值錢的是注意力
過去十年,全網網頁數量增長了五六倍,用戶注意力卻被短視頻、社交媒體撕成碎片。即使你通過SEO獲得了流量,也可能只是“路過式”訪問。
一個殘酷的現實:普通內容頁面的廣告點擊率從十年前的5%下降到現在的0.8%。單靠展示廣告變現的模式已經行不通了。
平臺革命:建站不再是唯一選擇
為什么越來越少人做網站?因為有了更多選擇。
一個小型企業主坦言:“我做了一個企業網站,一年維護成本加推廣要五六萬,獲客成本每條線索300元以上。而在抖音企業號上,我一個月投五千,能拿到五十多條有效線索。”
垂直平臺(抖音、小紅書、淘寶)、SaaS工具(Shopify、Wix)和社交媒體提供了更直接的變現路徑,繞過了傳統SEO漫長而不可控的排名過程。
大多數SEOer的思維停滯在了過去
很多SEO人員還在重復著十年前的工作:發外鏈、更新文章、做關鍵詞布局。他們沉迷于技術細節,卻忽略了商業本質。
SEO不是目的,而是手段。最終目的是為企業創造利潤。
我見過一個機械零部件網站,每天只有幾百流量,但每年通過網站達成交易額超過兩千萬。他們的秘密是什么?每個頁面都是為解決客戶具體問題而設計,直接引導到咨詢和交易環節。
內容過剩時代的價值重構
現在不是缺少內容,而是缺少有價值的內容。大量網站還在生產千篇一律的“SEO文章”,這些內容除了占用服務器空間外毫無意義。
真正的機會在于深度垂直內容。一個典型案例:有個只有幾十個頁面的小眾網站,專門服務高端戶外裝備愛好者,通過測評內容和社群運營,實現了年均客單價超萬元的成功轉化。
用戶行為變了,SEO也得變
傳統關鍵詞排名仍然重要,但已經不夠。語音搜索、視頻內容、個性化推薦正在重塑流量分配方式。
智能算法越來越擅長識別內容質量和用戶滿意度。那些只是為了排名而存在的內容,即使一時獲得好排名,也難以持久。
從流量思維到價值思維的轉變
成功的SEOer應該同時是產品經理和營銷專家。他們不僅關心排名,更關心:
用戶為什么需要這些內容? 如何將訪問轉化為信任? 怎樣建立長期客戶關系? 如何提高客戶終身價值?
SEO不再是技術游戲,而是商業策略的一部分。它需要與產品開發、用戶體驗、品牌建設深度融合。
明天我們繼續討論:2025年,什么樣的網站仍然值得建設?以及三種即將被淘汰的SEO從業者特征。
記得關注,不要錯過更新。
(注: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,歡迎不同意見在評論區交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