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度SEO內卷成災,必應卻悄悄成為新藍海!

深夜兩點,又一個客戶發來消息:“百度排名又掉了,快幫看看!”——這樣的場景,這幾年太常見了。
百度SEO,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靠關鍵詞堆砌、外鏈狂轟就能輕松登頂的戰場。排名浮動頻繁、規則不透明、競價位擠壓自然流量,再加上蜂鳥算法、颶風算法一次次洗牌,很多老SEO人直言:越來越看不懂、越來越難做。
而另一邊,必應搜索(Bing)卻悄然成了部分SEO從業者暗地里布局的新賽道。不是盲目轉移陣地,而是冷靜看待流量價值和可行性之后的戰略選擇。
---
百度為什么越來越“難搞”?
說到底,還是生態問題。搜索質量下降、商業化過重、垂直頻道分流(百家號、愛采購、智能小程序),留給普通站長的自然流量空間被嚴重擠壓。再加上AI技術加持下的排序策略越來越智能,以往那套機械式優化手段幾乎失效。
你還在糾結關鍵詞密度、偽原創、批量發外鏈?別折騰了。百度要的是優質內容、用戶體驗、權威背景,而這些,恰恰是大多數中小網站缺乏的。
---
必應,被嚴重低估的流量入口
很多人還停留在“必應沒人用”的印象中。其實不然。
必應在國內市場份額確實不高,但別忘了,它背后是微軟生態:Windows內置搜索、Edge瀏覽器默認引擎、海外搜索市場占比超30%。更重要的是,它也是ChatGPT、New Bing的底層支持。技術架構干凈、規則清晰,對合規SEO更友好。
還有一點:必應用戶群體含金量高。多是一二線城市、教育水平較高、辦公人群及海外用戶。商業轉化潛力并不低。
---
必應SEO,怎么做才有效?
必應算法同樣重視內容相關性和權威性,但和百度相比,它更“傳統”、更接近谷歌的思路。
關鍵詞策略依然重要,但不必瘋狂堆砌。標題標簽(Title)、H結構、內容自然融入關鍵詞,仍是基礎。必應尤其看重頁面加載速度、URL結構清晰度、移動適配能力,技術SEO環節必須扎實。
外鏈方面,必應更看重質量而非數量。來自相關領域權威站點的鏈接,加分明顯。社交流量、品牌提及,也會影響排名。
內容上,必應偏好結構清晰、信息完整、圖文配合良好的頁面。長篇不一定贏,但淺內容一定沒機會。
---
不建議All in必應,但它絕對值得你分出一部分精力布局。尤其是外貿站、技術類、高端服務類網站,流量或許不大,但轉化率可能超預期。
SEO從來都不是死守一個平臺。審時度勢、測試流量、調整策略,才是長期主義的玩法。
別等到所有人都沖進必應時,你才后悔沒早點開始。
—— 以上內容,來自一個至今仍在一線做站的SEO老炮兒。